- 本期聚焦
下半年我国将发射三到四颗北斗卫星
3
- 新闻及传播研究
电视新闻采编的思考与工作创新
宋琨1-2
关于电视新闻记者职业素养与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分析
白高峰3-4
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报道策略的变化综述
包达5-6
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新特点
常跃东7-8
电视新闻叙事的封闭性与开放性分析
方艳青9-10
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
韩勇11+6
关于网络正能量传播的思考
胡烨12-13
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策略分析
李林14+4
关于提高电视新闻采访艺术性的思考
李璐璐15+25
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分析
李茉16-17
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
刘安戈18-19
重大突发事件中媒介报道的困境及对策分析
刘如晴;杨德祥20-21+2
中国主流媒体国家形象传播探析
齐亚宁22+8
报纸的易读性与版面编排技巧分析
唐丽霞23+28
从社会价值导向看科技人物报道
陶广全;丁湘24-25
以新闻美学为视野议新闻采编的工作要点
王萌26+33
新闻采编中实现新闻美学价值的途径分析
王禹苹27-28
电视养生节目的传播学解读——以《养生堂》为例
吴志超29-30
电视台数字节目网络传播方式浅析
徐长林31+37
网络传播中的自恋文化现象分析
薛芙蓉32-33
新媒体视角下数字新闻的写作之“新”变化
张冰冰34-35
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规制的目标研究
张航洲36-37
广播新闻编辑的创新方法研究
张丽英38-39
新闻传播中英语地名翻译探讨
朱梦40-41
广播主持人多角色声音演绎的原理和技巧分析
陈敏颖42-43
数字环境下出版传播的变迁探讨
陈丽霞44+41
卫生摄影探讨
雷舰45+39
- 媒介管理
新时期对比分析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供应链
佟贵兆46+43
USP理论在广告文案中的运用
陈红;孙雪琛47+51
广告传播对大众文化的影响探析
陈玉林;王永明48-49
从本土化和亲和力提升企业报竞争力
何丽萍50-51
从在播推广看中国气象频道的品牌塑造
李璐52-53+216
高校图书馆编目外包的质量问题探析
李美德;刘冬秋;潘明茜;张建国54+49
社群经济下传统媒体的发展策略——以众筹新闻为例
李文55-56
《罗辑思维》的微信运营
刘青青57+56
当代微电影创意表现与市场战略推广研究
马丹58+60
县级媒体如何走出经营困境
尚晓宾59-60
“新常态”下的中国教育电视——以eTV西安教育电视台的宣传与经营改革为例
席震宙61-63
植入式广告的现状及发展研究
闫敬64-65
从谷歌事件看数字图书馆的版权保护问题
杨海珊;徐霖杰66+65
大数据背景下广告的形态变迁、价值和产业转型
邹亚茹;王韶辉67+69
- 应用研究
安全漏洞检测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中的应用研究
刘月68-69
网络计算机中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研究
吴松70+79
OTN与DWDM的技术对比及应用分析
陶乃亚71-72
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的防雷技术探究
张润生73-74
三维动画在电视广告制作中的应用
董学莲75+85
优化DNS调度机制 提高用户体验
金鑫鑫76+63
基于DICOM3.0标准的PACS教学系统的建设与应用
李连焕77+89
高海拔地区短波发射天馈线的维护
李长青78-79
影视后期中运动跟踪技术的实现与比较
梁爽;霍智勇80-83
电视法制类专题节目文本制作浅析
林乾龙84-85
声音在记录片中的传播作用分析
刘雨哲86-87
利用工作站结合P2读卡适配器上/下载终端机的浅析
穆巍;尹立88-89
江阴电视台播出通道的改造
沈立恩90+92
屏幕文字在电视画面编辑中的规范性运用
史慧敏91-92
公路交通信息化建设有关问题的研究
孙厚涛93-94
虚拟现实动画场景的建模方法研究
熊明;卢洁95-96
基于中央存储系统的电影数字后期制作流程分析
薛辉97-98
信号变量在PLC应用设计中的分析
杨超99-100
如何实现ZXJ10B交换机的手机H码提示功能
杨乐101+94
C++ Test在自动控制软件中的应用
张彬102+104
移动通信运营业务中移动终端识别的运用
张冬梅103-104
程控交换机的日常维护及障碍定位与处理
张为105+113
智能化广播台网系统中的音频数据传输
周凤伟106-108
平衡图在直升机动平衡调整中的应用
周小猗109-111
雷达导航站的浪涌防护
祝仲义;袁森112-113
- 新媒体
依托“两微一报”构建基层宣传新平台
高哲114-115
微博时代的媒体舆论互动:从暴力到自我修正——以“丁锦昊到此一游”为例
李昊楠116-117
延伸、自我截除与救赎——麦氏理论下的微信解读
林丽118-119
未来电视发展趋向的思考
林梓栋120-121
内容分析法在微博研究中的应用——以2011~2014年SSCI收录的相关论文为例
姚晖122+115
- 科学普及
高职院校电子阅览室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究
杨锦云123-124
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意识
李云生125-126
移动图书馆建设初探
刘荻127-128
依托高校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分析与启迪
欧阳琦129-130
高校图书馆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
姚立平131-132
发挥联盟优势开展馆校合作科普基地的探索和实践
周静133-134
大数据时代下的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模式探讨
左菊仙;邓坚135+121
- 科技创新
生物质能发电厂秸秆气化系统的安全分析
成锋;金伟136+124
Ada语言软件测试方法探讨
张驰137+132
医用钛合金添加元素专利分析
曾彩霞;朱虹;周珑;傅晓亮138+111
突发事故救援资源选址优化模型研究
陈桂园;程乃伟139-140
市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实现及维护
傅仁壮;吴坤悌;赵员春;余海141-142
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控制技术的专利综述
顾裕丰143-144
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广电游戏服务平台
何树村145-146
GNSS高仰角选星组合差分精度分析
胡耀坤147+119
平交口交通信号配时设计软件开发
胡泽;王兵;张培元;孙慧萍148-149
基于SNS的自助游用户界面交互设计定位
刘莹150-151
一种盲均衡算法的定量分析法
苏静152-153+126
提高交换网管告警分析性能
王江东154+146
档案管理平台的需求与功能开发
王萍155+214
从增值业务视角来分析移动终端的发展趋势
王荣辉156-157
离心鼓风机的PLC控制系统
徐娟;贾维聪158+149
低空空域现状分析与空管监视系统设计
杨明;郑金华;胡耀坤159-160
基于MSP430单片机控制的超声波测距仪软件系统设计
虞新军;邓玉良161+160
医用钛合金材料国内外专利申请情况分析
朱虹;周珑;傅晓亮162-163
- 探索与争鸣
“走转改”与网络媒体工作者职业素养之关系探讨
陈晓梅164+167
新媒体时代党报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
戴时昌165+163
德国广电媒体如何应对连接时代
陈红艳166-167
新媒体时代的气象服务发展探讨
褚希;石振彬168-170
传统媒体转型期的机遇与挑战
高祥171+170
全媒体时代如何加速图书、档案融合探析
郭峰172+174
应用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吉林省文化产业科技内涵
郝秋月173-174
大众传媒视角下影视编导的注意事项
何昱洁175-176
上海报业集团的转型发展初探
华夏雨177-178
广播新闻编辑的基本原则与技术技巧
兰丽媛179-180
新闻记者敬业精神的探讨
李国勤181+176
新时期科技图书编辑能力与素质探析
李宏滨182-183
副语言—主持人的必备装备
李泉松184+178
“三网融合”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研究
李太龙185+180
人物传记类视听新闻作品赏析要点
李妍祯186+183
档案管理信息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现代化策略
刘磊187-188
传统电视面对新媒体如何战略转型
刘璐平189+188
中国媒体国家形象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
毛林涛190-191
新媒体时代报纸出路初探——以日本《每日新闻》为例
潘颖192-193
报纸在网络时代的新角色
戚晓琳194-195
新环境下足球电视直播评论员的职业素养
尚伟196+191
新媒体时代党报党刊面临的挑战与策略
涂静197+199
多媒体时代图书编辑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
王玉霞198-199
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四种境界
王兆彬;郑文明;蒋玉200+203
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影响
魏光201+193
如何提高电视新闻记者的信息意识
吴英霞202-203
“互联网+”时代科技查新业务的机遇与挑战分析
武茜204-205
创新党报时政报道文本表达方式的几点建议
杨杰206+220
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
杨军207-208
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缺失与对策
易军209+195
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分析——以《交换空间》为例
尹瑞卿210+208
新媒体环境下的播音主持行业创新
尹珊珊211+218
电视纪录片的选题要点
赵高才212+205
创新节目形式推动电视节目抢占市场份额
赵桂华213-214
当前电视农业节目发展的几点思考
赵伟刚215-216
电视新闻摄影中画面的功能和作用探究
曹雨217-218
新闻图片如何做到艺术性与新闻性相统一
冉红春219-220
《科技传播》杂志论文投稿须知
13
特别声明
13
湖泊地貌
2